花語工作坊(原眠羊有幾隻?)
  • 療癒課程
    • SDCA擴香石膏花捏塑、盆栽課程
    • 和諧粉彩課程
  • 心靈暢談
    • 芳香療癒(芳療)
    • 慢生活(正念冥想、呼吸練習、紓壓)
  • 好書推薦
    • 芳香療癒(芳療)書籍
    • 慢生活(正念冥想、呼吸練習、紓壓)
  • 療癒體驗&開箱
  • 臉書粉專
  • IG療癒作品欣賞
心靈暢談慢生活(正念冥想、呼吸練習、紓壓)首頁

睡前想太多睡不著怎麼辦?3種讓大腦可以好好休息的思緒整理術報給你知!

by Nia 2023-03-11
by Nia 2023-03-11 0 留言

以前有稍微在這篇《我的5點失眠原因造成失眠》提到關於思慮過度導致失眠的原因有二,一個是遺傳一個是現代資訊爆炸的緣故。今天要來細講要怎麼去解決思慮過度。

**本篇純屬個人經驗分享,若本身就有心理方面疾病建議思慮過度的問題可以尋求專業醫學療法以及心理諮商**

延伸閱讀→《我的5點失眠原因造成失眠》

IG:nia149139
Toggle
  • 你也是屬於思慮過度而入睡困難的一族嗎?
  • 造成大腦過勞思緒過多的原因
  • 3種讓大腦可以好好休息的思緒整理術
    • 1.選擇只吸收要吸收的資訊
    • 2.倒垃圾法
    • 3.學會運用正念的力量
  • 總結

你也是屬於思慮過度而入睡困難的一族嗎?

如果你的腦袋總是很多靈感或是想法,思緒容易在腦袋打轉,那我要先恭喜你,因為

這是個珍貴的能力,擁有會思考的能力如果再加上後續的行動力,就是不得了的創造能力。但是這份力量如果沒有掌握好,就有可能跟我一樣,變成思慮過度而入睡困難。

我們要慢慢學會,讓我們的思慮跟上我們的身體上下班,該思考時就思考,該休息時就休息,這個其實我也學習了好久,因為思緒一旦開始要停止真的好難,越是叫思緒停止,思緒越是爆炸性的出現。

就跟睡覺一樣,越是想著要趕快睡會越睡不著。這個跟睡眠一樣,都是需要時間緩慢練習的,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慢慢去練習,相信你可以跟我一樣,成功學會與自己的思緒相處的方法,夜夜好眠。

造成大腦過勞思緒過多的原因

思緒過度的原因有好幾種,以下我分點述說:

1.遺傳

我就是部分遺傳自阿嬤,因為阿嬤很喜歡想東想西,然後常常因為想太多睡不著。以前我一直覺得我遺傳自阿嬤的想太多很不好,因為這樣造成生活上很大的困擾。

後來我覺得這是上天給我的珍貴禮物,正因為我的想太多,加上我的行動力,我可以創造出許多美好的事物,並且把這些美好的事物分享給大家。所以,換個角度想,事情就會很不一樣,因為事情沒有真正的對錯,是我們該如何去運用以及解讀而已。

破解法→轉念思考,遺傳是上天給予的珍貴禮物。

2.過度關心(心放不開)

我的阿嬤除了想太多以外,也很容易擔心許多事物,尤其是兒孫輩們,她太善良因此放不下她的孩子們,所以一整天總想著她的兒孫們今天不知道過得好不好、衣服有沒有穿暖、誰誰的身體健康不知道好了沒?

從白天想到夜晚繼續想,想到睡不著徹夜未眠。我以前其實也是這樣很容易擔心家人的健康或是安危等,但是我的擔心往往對於家人來說卻是變成負擔,因為我擔心他們就會相對應做出一些多餘的行為,像是碎碎念不停等等。

其實,我的家人們也都是大人不是小孩子了,他們知道要怎麼照顧他們自己,所以是不需要我們一一叮嚀他們的。而且要學會與無常相處,在這世間很多事情不是我們擔心或是預防就可以完全掌控,我們能做的就只有好好珍惜與他們相處的時光,而不是整天白擔心,做些無用的事情。

破解法→學會放下並與無常相處。

延伸閱讀→我們是不是在不知不覺中忘記先把時間留給自己?

3.資訊大爆炸

相對於以前的年代,資訊大爆炸使我們對於資訊是唾手可及,這樣的一個年代卻也造成了我們的大腦總是處於吸收過多資訊的模式。每天吸收不必要的資訊太多,導致大腦過度疲憊。

很容易的可以獲得所需要的知識應該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如果無條件的全面吸收卻變成了壞事,正如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般,凡事都需要適可而止即可,只吸收我們要的就好。

攝取知識可以想成吃東西,不是什麼好東西就要全部都吃下去,要看我們身體真正需要什麼,再去攝取。因為如果全部都吃下去,很容易就造成消化不良而腸胃不適了。

破解法→只攝取所需知識即可。

3種讓大腦可以好好休息的思緒整理術

上面3個原因雖然都有提到破解法,但是並不完全,這邊要再來分享我自己使用的可以讓大腦好好休息的三種思緒整理術:

1.選擇只吸收要吸收的資訊

上面資訊大爆炸就有提過,只攝取所需要的知識即可。

但是具體來說要怎麼做到呢?通常我們現代都是透過手機去接收到各方面的資訊,只要點開手機就會看到許許多多不同的訊息流入我們的視野。這時候關掉手機不看就好啦!如果真的這麼容易就能做我想我就不用這麼煩惱了哈哈,其實有下面2個步驟,才讓我學會慢慢戒除手機:

第一步驟:打開手機只找所想知道的訊息就好→主動去找訊息而不是被動被被訊息轟炸

一打開手機就看到哪位藝人又外遇,哪位議員酒駕開車,各式各樣的訊息都會通通灌入我們的腦袋瓜中。我們的腦容量有限,跟google的雲端硬碟不同,不是沒容量了再買容量就好,所以我們得主動挑選需要的資訊,而不是一味的被動性讓資訊轟炸我們。

少打開臉書、IG等社交app,然後不要一直看google推薦的新聞。想知道資訊,去google搜尋所想知道的資訊即可。想看什麼類型的新聞,就點那個類別的新聞去看就好。以免一整天接收無用的資訊,導致大腦過度疲勞。

第二步驟:培養閱讀文字的習慣→把看影片的時間拿來閱讀吧!

現代的訊息大多是動態為主,Youtube不用說,臉書上也一堆影片,更慘的是連以前以圖和照片為主的IG現在也導入短影片。

人是視覺的動物,所以喜愛動態的影片大於靜態的文字是很正常的。我以前也非常愛看那些短片,但是後來發現睡前看短片害我睡不著,我就改成睡前閱讀。

但是一開始要閱讀文字是困難的,可以選一些比較短的文來閱讀(甚至是詩集),慢慢培養對文字的興趣,再去拉長看長篇文章。或是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有趣的書籍來閱讀(像是日本出很多輕小說)等等,慢慢來從少到多,在不造成負擔的情況下去閱讀,才能堅持下去。

第三步驟:跟每天聊天的朋友say goodbye→先專注在自己就好!

今天OOO去哪裡玩快點按讚留言,今天XXX分享了一個不錯的東西耶,來私訊問問她去哪裡買的好了。

你的一天當中是不是花太多時間在別人身上呢?因為要一直忙於社交,所以手機當然不能離身。不是說完全不要社交,而是一樣要適可而止就好了。

當你一直花時間去關注他人的時候,你有多少時間照顧好自己?不知不覺中是不是總把自己擺在第二位?顧好自己絕對不是自私,而是應該要先做到的事情。現在你的大腦都忙不過來了,是不是應該要先顧好自己的腦袋讓它好好休息呢?

我以前就是社交狂魔,朋友傳的訊息馬上回覆,朋友PO的文馬上點讚留言,一整天花在朋友的時間多於照顧我自己。

而且我常常在想,朋友只要傳訊息我就馬上回覆,貼貼文我也都有留言,為何發的訊息、貼的貼文他們不一定會回覆?是不是我做的不夠多呢?於是我陷入惡性循環,不斷瘋狂陷入社交地獄,於是我的手機也黏得我越來越緊。

久了我感到很疲憊,不只是痠痛的雙眼或是內心,我的腦袋也一直care朋友們不回覆我的貼文等等。我開始想為何我要這麼做?把時間大把花在別人身上我得到了什麼?這麼在乎別人對自己會有好處嗎?

之後想通了,慢慢減少跟朋友聊天的次數,也漸漸不去回覆朋友們的每個留言,我PO的東西他們看不看也都無所謂,因為我想我要先顧好我自己再說,我沒有先顧好自己,沒有把時間留給自己導致了我的身心靈,我的大腦過勞,先治療好自己、好好關注我自己吧!至於社交放第二,適可而止就好。

延伸閱讀→我們是不是在不知不覺中忘記先把時間留給自己?

以上三步驟都是要慢慢進行的,慢慢來一點一點做,才不會因為一下子做太多而無法堅持下去。

2.倒垃圾法

倒垃圾法簡單的來說就是輸出。把你腦中所想的全部寫出來或是用電腦打出來,不管是什麼都好,雜亂無章的片斷話語也好、日常的瑣事也好。

你可以把這些行為想像成是在倒垃圾。腦內過多的思緒就是垃圾,透過輸出的方式把垃圾從腦袋裡清空,清空之後就會神清氣爽了!

把這些垃圾記錄下來有時候回頭看也會滿有趣,像是我從去年開始就養成一個習慣,把夢境記錄下來。因為我很會做夢,有時候夢醒了還在想那個夢境,這樣不如我把夢境記錄下來,記錄下來後就徹底遺忘這個夢境。

反正如果想看再回去看紀錄就有得看了。然後在回頭看這些夢境時就會覺得怎麼會做這麼荒唐的夢。笑一笑之餘不知怎的腦內就有一個靈感就出現了。

題外話,輸出這件事情也可以運用在工作或是日常生活,如果有很多事情要做就都先寫出來,不要記在腦袋,因為這樣腦袋會很累。然後要記得寫出來代辦事項後就先徹底遺忘清空,這樣我們的腦容量才能再去記更多更重要的東西。

3.學會運用正念的力量

最後是我覺得最有效的方法,運用正念的力量做到察覺當下而靜心。關於正念的力量,可以參考我寫的這邊讀書心得《正念陰瑜珈》裡面有詳細說明。正念跟上面的方法一樣,都需要慢慢去學習體會。並且有耐心地堅持做下去才會有成效。

延伸閱讀→是怎樣的10分鐘可以讓人身心充飽電??《10分鐘入禪休息法》讀後心得

延伸閱讀→正念為何可以幫助睡眠?正念是正面思考嗎?

IG:nia149139

總結

最後,你會發現不管是哪種方式,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循環漸進的去進行才會有效。在這個講求快速的時代裡,要慢下腳步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唯有放慢腳步,你才能重新覺察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真正該做的事情是什麼。

當我們的身體已經發出警訊之時,更該停下來,而不是靠著藥物抑制住。

我很慶幸我在失眠變得更嚴重之前,就停下了我的快步調,因此在演變成最難治療的慢性失眠之前,我就找到了與身體以及腦袋平衡的方式,運用這些方式,我不只找回睡眠,還找到了不一樣的自我。

to be continued…

助眠助眠方法大腦思緒整理大腦放鬆失眠的解決方法正念腦部放鬆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上一篇
紓壓好物分享~大芳白粉廠100%天然純正白磺溫泉粉開箱心得,寒冬推薦的天然溫泉粉!
下一篇
我們是不是在不知不覺中忘記先把時間留給自己?

You may also like

一定要點火才能享...

2025-04-26

對香藥草有興趣?...

2025-04-12

niksen是什...

2025-03-29

如何使用精油對抗...

2025-03-05

冬天怕冷?試試A...

2025-01-25

超可愛的貓福泡澡...

2025-01-18

經營部落格兩年會...

2025-01-04

不推薦使用blu...

2024-12-28

超划算1公斤泡澡...

2024-11-09

多夢的原因居然是...

2024-09-14

留下你的留言 取消回覆

儲存我的名字和email和網站於瀏覽器中,以方便我下次使用

關於我

關於我

佳穎(Nia)

花語工作坊為結合芳香・療癒・慢生活三個宗旨所成立,希望可以帶給忙碌的現代人一點喘息的療癒空間 ✉️廠商合作請來信✉️[email protected]

聯絡我

最新文章

  • 我們為何執著?又該如何放下?《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心得
  • 佳穎老師Nia 和諧粉彩作品欣賞
  • 跟著貓禪師一起學禪:《解憂貓禪語》60句禪語帶你減壓好輕鬆!
  • 一定要點火才能享受香氣嗎?不用點火的香氛蠟燭DIY教你製作!
  • 對香藥草有興趣?《情緒修復藥草聖經》好書推薦

最新留言

尚無留言可供顯示。

Keep in touch

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Pinterest Youtube

ASMR 不安 中醫芳療 催眠 催眠故事 入浴劑 冥想 助眠 助眠故事 助眠方法 化學泡澡劑 呼吸 呼吸法 天然入浴劑 天然溫泉粉 失眠 失眠原因 失眠的解決方法 失眠經驗 好書分享 好書推薦 床邊故事 影片開箱 放鬆 正念 治癒 泡澡 泡澡粉 湯花 溫泉 溫泉粉 焦慮 療癒 睡前故事 精油 紓壓 腹式呼吸 舒緩焦慮 芳療 芳香療法 調息法 開箱 開箱分享 閱讀心得 高敏感

Recent Posts

  • 我們為何執著?又該如何放下?《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心得

  • 佳穎老師Nia 和諧粉彩作品欣賞

  • 跟著貓禪師一起學禪:《解憂貓禪語》60句禪語帶你減壓好輕鬆!

  • 一定要點火才能享受香氣嗎?不用點火的香氛蠟燭DIY教你製作!

  • 對香藥草有興趣?《情緒修復藥草聖經》好書推薦

分類

  • 好書推薦 (36)
    • 慢生活(正念冥想、呼吸練習、紓壓) (18)
    • 芳香療癒(芳療)書籍 (12)
  • 心靈暢談 (49)
    • 慢生活(正念冥想、呼吸練習、紓壓) (18)
    • 芳香療癒(芳療) (13)
  • 療癒ASMR&睡前故事 (11)
    • Nia ASMR(目前暫停更新) (7)
    • 眠羊自編療癒故事(目前暫停更新) (4)
  • 療癒課程 (6)
    • SDCA擴香石膏花捏塑、盆栽課程 (3)
    • 和諧粉彩課程 (3)
  • 療癒體驗&開箱 (24)
  • 首頁 (31)
  •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 Email
  • Bloglovin
  • Snapchat
  • Stumbleupon

@2023 -免責聲明: 本部落格的助眠方法、高敏感相關話題僅為個人經驗分享, 若有失眠或是任何身心疾病還是要尋求正規的醫療治療。 |隱私權政策


回到最上面
花語工作坊(原眠羊有幾隻?)
  • 療癒課程
    • SDCA擴香石膏花捏塑、盆栽課程
    • 和諧粉彩課程
  • 心靈暢談
    • 芳香療癒(芳療)
    • 慢生活(正念冥想、呼吸練習、紓壓)
  • 好書推薦
    • 芳香療癒(芳療)書籍
    • 慢生活(正念冥想、呼吸練習、紓壓)
  • 療癒體驗&開箱
  • 臉書粉專
  • IG療癒作品欣賞
花語工作坊(原眠羊有幾隻?)
  • 療癒課程
    • SDCA擴香石膏花捏塑、盆栽課程
    • 和諧粉彩課程
  • 心靈暢談
    • 芳香療癒(芳療)
    • 慢生活(正念冥想、呼吸練習、紓壓)
  • 好書推薦
    • 芳香療癒(芳療)書籍
    • 慢生活(正念冥想、呼吸練習、紓壓)
  • 療癒體驗&開箱
  • 臉書粉專
  • IG療癒作品欣賞
@2023 -免責聲明: 本部落格的助眠方法、高敏感相關話題僅為個人經驗分享, 若有失眠或是任何身心疾病還是要尋求正規的醫療治療。 |隱私權政策